肾病研究的王者 矢志高飞的海燕
2015-06-23 10:58:33
噩耗突袭,医界震惊。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际著名肾脏病学家、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原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和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原《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我尊敬的师长和忘年之交王海燕教授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2月11日凌晨3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惊悉王教授在喜寿之年驾鹤西去,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当在遗体告别时再次目睹那熟悉的面容时,往事挥之不去。笔者在学会工作的30年中,与王教授相处长达20多年,尤其是她就任《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的12年中,通过频繁的日常接触,不仅耳濡目染了她严谨的学风,更敬佩她刚正不阿、特立独行的人品。回首自己成长的经历中,充满着这位严师益友的奖掖和提携。为了铭记王教授对学会和杂志的巨大贡献,现将记忆中与她有关的雪泥鸿爪笔录于此,以寄托无尽的哀思。
肾病研究的王者
王海燕教授为我国著名的内科学和肾脏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6年毕业于该校内科研究生,师从我国肾脏内科创始人王叔咸教授。1979年,她考取改革开放后国家教育部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于198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师从世界著名的肾小球疾病专家R. Glassock教授。学成归国后,师承王叔咸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近半个世纪,成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她历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和肾脏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是我国肾脏病研究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在临床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学术水平。一生发表论著300余篇,主编、副主编肾脏病专著6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她主编的《肾脏病学》第2、3 版,每版发行万余册,已成为中国内科学界最受欢迎的肾脏病专著。她的研究团队先后获国家及部委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自1984以来,由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46名、博士后2名,并通过多种形式为我国肾脏病专业培养骨干数千名。为表彰她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2005 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授予她“桃李奖”。
作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王教授在自己的专业上建树颇丰:她组织构建了我国肾脏病学界第一个临床与病理的跨学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中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疾病谱,在国内率先介绍了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小血管炎、药物引起间质肾炎及若干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她组织和带领全国肾脏病专家完成了中国慢性肾脏病调查。为了使中国的肾脏病学研究早日与世界同步,她不仅遍请世界顶级高手来我国传经送宝,而且还带领学科骨干走访多个国际顶尖水平的肾脏病学研究中心。她指导自己的团队开展了对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由临床病程、表型、发病机制、遗传背景直至随机对照治疗的深入研究,目前正带领和组织着全球肾小球疾病最大规模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她是我国第一个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的人,并担任其东亚分会主席,曾首任国际肾脏病制定指南的民间团体的委员及常委。不仅如此,她还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官方杂志Kidney Int、Am J kidney Dis、Nat Rev Nephrol等6种重要国际专业杂志的编委。在2013年6月初的世界肾脏学术大会上,王教授作为首位中国人获得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和Roscoe R. Robinson奖。这些罗列不全的“第一”和“首次”标志着她作为中国肾脏病学界拓荒者的地位。就在王教授载誉而归、业界举杯同庆之际,她却谦虚地说:“我很满足,因为我自认算个好医生,好老师,也得到了国际国内学界同行的认可,我愿尽一切可能继续和大家共同求索。”
期刊总编的楷模
掐指算来,在笔者已知天命的人生之旅中,共事时间最长的总编就是王海燕教授,我们在办刊中相识相知逾20载。回顾杂志的历史,王教授的贡献历历在目。从1989~2013年,她连续担任《中华内科杂志》第5~9届编委会编委,其中第7届任副总编,第8、9届(2001~2013年)任总编辑。在她主政《中华内科杂志》的12年中,我们这对忘年之交的密切合作超过10年。就任总编伊始,她就将如何传承昔日的辉煌并将其发扬光大定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我们确立了自己恪守的办刊宗旨: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确保杂志真正成为中国医学期刊之精品、内科名医成长之摇篮。作为杰出的内科学家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总编,她不仅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时报道,而且非常注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和大内科逐步被专科取代之际,她从医学大家的视角敏锐地觉察到过度专科化给医学带来的危害。为此,她提议在《中华内科杂志》开展了“大内科是否有存在必要”的讨论。王教授不仅亲自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出面约请世界内科学会的主席为杂志撰写评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她不迷信权威,力主兼听则明,坚持以文章的质量为取舍的唯一标准。正是由于她的坚持,使得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公社卫生院的村医也能够得以与内科学界的泰斗们同期发表对这一问题的真知灼见。通过广泛地讨论,最终的达成的共识为:大内科是专科医生成才的基础,决不可撤销。接近1年的讨论结束后,按照她的想法,我们又将所有发表的讨论文章汇集成册,加印后广为散发,使得该活动获得广泛的业界影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杂志的导向作用并彰显了其影响力。
作为一名蜚声中外的内科大家,她不仅对自己的肾脏病专业了如指掌,而且经常能触类旁通和不耻下问,对如何办好高水平的医学期刊不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地。在办刊的过程中,她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无为而治,充分信任和依靠专业的编辑团队是她办刊成功的秘籍。在恭祝《中华内科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当人们向作为总编的她表示祝贺时,她却谦虚地说:“我对办刊是外行,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应该归功于历代志同道合者的无私奉献和传承,也是今日全体办刊人戮力同心的结果”。这种功成而不居的大家风范是其无为而治的典型表现。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中华内科杂志》成绩斐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成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学术期刊、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资助、并在2005年获得中国期刊的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鉴于她对杂志的杰出贡献,2008年,王教授获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突出贡献总编奖”这一殊荣,成为我国医学期刊总编行列中当之无愧的翘楚。
矢志高飞的海燕
尽管没有头顶院士的桂冠,也没有令人羡慕的行政级别,但耄耋之年的王海燕教授唯学术所求,不为名利所惑。作为原中华医学会的副会长,她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其学术发展的方向,毕生以她的学术专长报效祖国。她的书房里一直挂着2张图:一张是她去美国哥伦比亚宇航中心访问时购买的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一张是被称之为“生命之树”的肾小球血管图。她总说,自己是“心中装着这个大球”,把悲天悯人之情“落实于这个小球”。她时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尽管自己廉颇老矣,但尚尽可能地为国家效力。她恪守的人生信条是:不论是医生还是科学家,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汶川地震后,年逾古稀的她临危受命,作为专家组长,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亲赴抢救第一线。在余震频发、生活艰苦的条件下,奔走于灾区6个城市的16所战地救治中心。不仅直接参与病人的抢救,更为地震一线危重病人抢救的战略方针、组织安排向卫生部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
享有“中国肾脏病学之母”声誉的王海燕教授,在其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中始终秉承“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信念,坚持“人家觉得我有用,我就会觉得很幸福”的人生信条,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影响并带动了中国肾脏病学界,促进了整个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一位曾患重病的医者,她知道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迸发出全部能量,创造最后的辉煌”,这是她在大病初愈后为自己的题词。回首人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董必武副主席对雷锋的赞誉: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基于在人品和学术上的德艺双馨,王教授实至名归地被中国医师学会评选为全国“大医精神”的杰出代表。作为当之无愧的杏林翘楚、医界楷模,王教授不仅在内科专业上学富五车,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倡导学风上矢志不渝。在长达20多年的接触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王教授对学问的严谨求实,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平心而论,在如今学术氛围浮躁的大环境中,她的特立独行、不为世风所左右的个性,尤为值得今日的学术界称道。她勇于追求真理、敢于仗义执言的秉性正如暴风骤雨中展翅高飞的海燕,不仅令晚辈由衷地钦佩,而且使今日的许多专家难以望其项背。如今,尽管斯人已去,但值得欣慰的是,她倡导并毕生坚守的实事求是之风在学界晚辈中得到传承并被发扬光大。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王教授的带领下,中国肾脏病学界的沃土中已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回首来路,风雨行知路漫漫,上下求索;遥望未来,壮志宏图展伟业,续写华章。
如今,当我们满心期待在您的带领下再展宏图之际,您却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护杏林。尊敬的王教授,您虽在喜寿之年已独步青云,但我们的祝福必将永远相随。当旭日东升、朝霞映红华夏大地之际,北京各界精英齐聚一堂为你送行。愿在远离雾霾、碧空万里的天堂中,矢志不渝的王者,依旧似海燕展翅翱翔!
肾病研究的王者
王海燕教授为我国著名的内科学和肾脏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6年毕业于该校内科研究生,师从我国肾脏内科创始人王叔咸教授。1979年,她考取改革开放后国家教育部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于198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师从世界著名的肾小球疾病专家R. Glassock教授。学成归国后,师承王叔咸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近半个世纪,成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她历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和肾脏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是我国肾脏病研究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在临床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学术水平。一生发表论著300余篇,主编、副主编肾脏病专著6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她主编的《肾脏病学》第2、3 版,每版发行万余册,已成为中国内科学界最受欢迎的肾脏病专著。她的研究团队先后获国家及部委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自1984以来,由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46名、博士后2名,并通过多种形式为我国肾脏病专业培养骨干数千名。为表彰她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2005 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授予她“桃李奖”。
作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王教授在自己的专业上建树颇丰:她组织构建了我国肾脏病学界第一个临床与病理的跨学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中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疾病谱,在国内率先介绍了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小血管炎、药物引起间质肾炎及若干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她组织和带领全国肾脏病专家完成了中国慢性肾脏病调查。为了使中国的肾脏病学研究早日与世界同步,她不仅遍请世界顶级高手来我国传经送宝,而且还带领学科骨干走访多个国际顶尖水平的肾脏病学研究中心。她指导自己的团队开展了对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由临床病程、表型、发病机制、遗传背景直至随机对照治疗的深入研究,目前正带领和组织着全球肾小球疾病最大规模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她是我国第一个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的人,并担任其东亚分会主席,曾首任国际肾脏病制定指南的民间团体的委员及常委。不仅如此,她还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官方杂志Kidney Int、Am J kidney Dis、Nat Rev Nephrol等6种重要国际专业杂志的编委。在2013年6月初的世界肾脏学术大会上,王教授作为首位中国人获得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和Roscoe R. Robinson奖。这些罗列不全的“第一”和“首次”标志着她作为中国肾脏病学界拓荒者的地位。就在王教授载誉而归、业界举杯同庆之际,她却谦虚地说:“我很满足,因为我自认算个好医生,好老师,也得到了国际国内学界同行的认可,我愿尽一切可能继续和大家共同求索。”
期刊总编的楷模
掐指算来,在笔者已知天命的人生之旅中,共事时间最长的总编就是王海燕教授,我们在办刊中相识相知逾20载。回顾杂志的历史,王教授的贡献历历在目。从1989~2013年,她连续担任《中华内科杂志》第5~9届编委会编委,其中第7届任副总编,第8、9届(2001~2013年)任总编辑。在她主政《中华内科杂志》的12年中,我们这对忘年之交的密切合作超过10年。就任总编伊始,她就将如何传承昔日的辉煌并将其发扬光大定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我们确立了自己恪守的办刊宗旨: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确保杂志真正成为中国医学期刊之精品、内科名医成长之摇篮。作为杰出的内科学家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总编,她不仅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时报道,而且非常注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和大内科逐步被专科取代之际,她从医学大家的视角敏锐地觉察到过度专科化给医学带来的危害。为此,她提议在《中华内科杂志》开展了“大内科是否有存在必要”的讨论。王教授不仅亲自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出面约请世界内科学会的主席为杂志撰写评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她不迷信权威,力主兼听则明,坚持以文章的质量为取舍的唯一标准。正是由于她的坚持,使得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公社卫生院的村医也能够得以与内科学界的泰斗们同期发表对这一问题的真知灼见。通过广泛地讨论,最终的达成的共识为:大内科是专科医生成才的基础,决不可撤销。接近1年的讨论结束后,按照她的想法,我们又将所有发表的讨论文章汇集成册,加印后广为散发,使得该活动获得广泛的业界影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杂志的导向作用并彰显了其影响力。
作为一名蜚声中外的内科大家,她不仅对自己的肾脏病专业了如指掌,而且经常能触类旁通和不耻下问,对如何办好高水平的医学期刊不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地。在办刊的过程中,她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无为而治,充分信任和依靠专业的编辑团队是她办刊成功的秘籍。在恭祝《中华内科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当人们向作为总编的她表示祝贺时,她却谦虚地说:“我对办刊是外行,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应该归功于历代志同道合者的无私奉献和传承,也是今日全体办刊人戮力同心的结果”。这种功成而不居的大家风范是其无为而治的典型表现。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中华内科杂志》成绩斐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成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学术期刊、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资助、并在2005年获得中国期刊的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鉴于她对杂志的杰出贡献,2008年,王教授获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突出贡献总编奖”这一殊荣,成为我国医学期刊总编行列中当之无愧的翘楚。
矢志高飞的海燕
尽管没有头顶院士的桂冠,也没有令人羡慕的行政级别,但耄耋之年的王海燕教授唯学术所求,不为名利所惑。作为原中华医学会的副会长,她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其学术发展的方向,毕生以她的学术专长报效祖国。她的书房里一直挂着2张图:一张是她去美国哥伦比亚宇航中心访问时购买的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一张是被称之为“生命之树”的肾小球血管图。她总说,自己是“心中装着这个大球”,把悲天悯人之情“落实于这个小球”。她时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尽管自己廉颇老矣,但尚尽可能地为国家效力。她恪守的人生信条是:不论是医生还是科学家,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汶川地震后,年逾古稀的她临危受命,作为专家组长,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亲赴抢救第一线。在余震频发、生活艰苦的条件下,奔走于灾区6个城市的16所战地救治中心。不仅直接参与病人的抢救,更为地震一线危重病人抢救的战略方针、组织安排向卫生部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
享有“中国肾脏病学之母”声誉的王海燕教授,在其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中始终秉承“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信念,坚持“人家觉得我有用,我就会觉得很幸福”的人生信条,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影响并带动了中国肾脏病学界,促进了整个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一位曾患重病的医者,她知道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迸发出全部能量,创造最后的辉煌”,这是她在大病初愈后为自己的题词。回首人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董必武副主席对雷锋的赞誉: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基于在人品和学术上的德艺双馨,王教授实至名归地被中国医师学会评选为全国“大医精神”的杰出代表。作为当之无愧的杏林翘楚、医界楷模,王教授不仅在内科专业上学富五车,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倡导学风上矢志不渝。在长达20多年的接触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王教授对学问的严谨求实,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平心而论,在如今学术氛围浮躁的大环境中,她的特立独行、不为世风所左右的个性,尤为值得今日的学术界称道。她勇于追求真理、敢于仗义执言的秉性正如暴风骤雨中展翅高飞的海燕,不仅令晚辈由衷地钦佩,而且使今日的许多专家难以望其项背。如今,尽管斯人已去,但值得欣慰的是,她倡导并毕生坚守的实事求是之风在学界晚辈中得到传承并被发扬光大。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王教授的带领下,中国肾脏病学界的沃土中已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回首来路,风雨行知路漫漫,上下求索;遥望未来,壮志宏图展伟业,续写华章。
如今,当我们满心期待在您的带领下再展宏图之际,您却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护杏林。尊敬的王教授,您虽在喜寿之年已独步青云,但我们的祝福必将永远相随。当旭日东升、朝霞映红华夏大地之际,北京各界精英齐聚一堂为你送行。愿在远离雾霾、碧空万里的天堂中,矢志不渝的王者,依旧似海燕展翅翱翔!
上一篇:沉痛悼念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王海燕教授
下一篇:王海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