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16年度回顾与展望
2017-02-09 14:38:00

于凯江
2016年度学会工作回顾
201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工作,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继续秉承学会精神,细化实施各项工作内容,加强学科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站在新起点,努力向新目标迈进。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重症医学大会
2016年5月1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次重症医学大会于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会议有参会代表9012人,参会总人数过万,在中华医学会88个专科分会年会规模中位居前三位。大会除开设主会场外,另设11个分会场。大会共邀请讲者271位,其中我国港澳台地区讲者9位,国际讲者18位。安排各类讲座443场,其中,外籍专家讲座45场,港澳台地区专家讲座13场,共同分享了涵盖重症医学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及重要进展,学术影响广泛,覆盖全面。大会举办专题讨论培训30场、专题报告393场,选取壁报共计487篇(其中电子壁报301篇,纸质壁报186篇),收到会议投稿2832篇,投稿篇数再创历年新高。
专题会议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16年共计举办3场专题会议——重症感染专题会议、重症呼吸专题会议和重症神经专题会议,逐步扩大学术会议覆盖面,丰富会议内涵。
2016年8月18日,首届全国重症神经大会于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大会主题为“脑与脑外器官”,会议内容覆盖神经系统基础专题、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重症神经的镇静与镇痛等,注册人数625人,参会人数1000余人。各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重症医学相关知识交流的迫切性与必须性。重症呼吸专题会议主题为“重症呼吸:关注原发病”,实际参会代表达到1800余人,会议收到学术交流论文423篇,经过严格评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7篇给予表彰。第二届重症感染专题会议主题为“从理论到实践”,大会共设立5个会场,共计134场专题讲座。
5C培训工作
2016年5C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上海、重庆、大连等多地仍采用两地同时授课的形式,意在通过此种形式加强各地培训工作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重症医学工作者获益。共举办14期,培训2827人次,考核2822人次,合格人数为2368人,考核平均通过率为84%。
与此同时,5C培训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教学PPT进行重新编辑,旨在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丰富教材内涵,确保培训水平,使培训学员接受最新、最权威的重症医学理念与技术。
基层行项目
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举办基层培训开始,基层行项目成为重症医学专业普及专科知识的重要途径。2016 年基层行项目共计举办8期,每场听众200人次;基层行参加人员均为中国重症医学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讲授内容丰富。如2016年7月,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办,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伦贝尔市基层行暨呼伦贝尔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成立大会”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举办,与会基层医生通过学术讲座、与专家教授互动讨论等方式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规范诊疗行为。基层行项目走进基层,惠及基层医师,目的在于逐步提升全国重症医学整体诊疗水平。
学术交流添新机
(1)第一期中国重症医学科主任赴哈佛研修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学习国际先进重症医学管理理念和医疗经验,推动重症医学事业发展,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共同设立了“重症医学科主任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项目”,首期研修班于2016年11月5—13日举办。在哈佛大学研修期间,哈佛医学院学者们主要围绕重症医学学科管理、常见重症疾病诊疗新进展、指南及专家共识等专题展开精彩讲座,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学术氛围热烈浓厚,与会者领略到精准医疗、学科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理念。
(2)香港危重病学会2016周年学术会议
2016年11月27日,香港危重病学会2016周年学术会议于香港九龙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专家学者参会,就《加强学科建设:促进重症医学发展》和灾难医学进行专题讲座,旨在沟通内地和香港地区学者的重症医学理念,共同提升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微信平台
2016年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微信平台、云ICU等逐步实现ICU远程会诊。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是重症医学得以快速发展的平台,不必增加人力物力同样可以保证质量控制落实到位,同时确保信息科学准确。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完成全国多中心研究、随时对照研究等工作将列入今后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无论在质量控制、科学研究以及远程医疗上都将实现信息化,具有可控性强、操作便捷的重要特点。
最佳专科声誉排行
经过重症医学分会的不断争取、不懈努力,《2015—2016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中,在原有专科基础上,新增3个临床专科,“重症医学”位列其中,充分说明了重症医学学科在医疗专业领域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担任更加关键的角色。
回顾小结
我国重症医学事业目前正处于起步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积极探索、收获硕果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遏制我们继续前进的突出问题。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正处于紧张的筹备过程,在未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重症医学分会将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确保重症医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术方面,科研立项工作仍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发挥学科优势,共享数据资源。
2017年度学会工作展望
201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将继续巩固现有成绩,夯实发展基础,服务广大会员,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彰显学会理念,发挥重症医学专业优势,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未来5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在今后工作中,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将不断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机构建设,提升自身能力,明确“党建强会、质量强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定位,打造具有重症医学分会特色的品牌学术会议,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重点办好“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年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在线学术交流平台,拓展“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微信平台,结合传统会议模式,丰富和创新交流方式,举办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在此基础上,努力搭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实施“互联网+”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精准扶贫”建设要求,深入开展医学科普基层行和西部行计划,继续推进“5C”项目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为提升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拓展与国际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新渠道,将继续强化互动沟通机制,建立国际会议互访机制,在学术会议、继续医学教育、医学信息和经验分享等方面加强往来,继续推行“中国重症医学科主任哈佛研修”项目。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引导工作实践,使得重症医学事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的同时能够平稳起步、迅速发展,为打造“健康中国”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