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铭记 砺行致远——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成立40周年之党建“韶山行”
2020-11-24 15:38:00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10月31日,伴随着毛泽东同志《七律·到韶山》的声声吟诵,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成立40周年之际,肾脏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组长、主任委员陈江华,党组成员、候任主任委员蔡广研,群工委员、秘书长刘章锁,带领分会党员及群众共47人,开启了“韶山行”党建活动。
“韶山行”党建活动全体合影
敬献花篮 重温入党誓词
党旗招展,会旗飘扬,全体委员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韶山毛泽东广场,在庄严肃穆的《献花曲》音乐中,两名武警礼兵抬起敬献花篮,缓步向前,安放于毛泽东同志铜像前,由陈江华上前整理花篮绶带,带领全体人员敬礼并绕铜像一圈,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
随后,在毛泽东同志的铜像下,陈江华带领全体人员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此次宣誓进一步坚定了大家身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陈江华主委整理花篮绶带
重温入党誓词
瞻仰故居 追忆革命历史
离开广场,全体委员移步来至毛泽东同志故居,青山滴翠,荷塘碧水,茂林修竹掩映中坐落着几间房舍,从放农具的杂物间走到摆着陈旧木床的卧室,再忆了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的时光。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生在韶山冲上屋场,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1年春,毛泽东回到这里教育全家投身革命;1925年和1927年毛泽东回乡领导过农民运动,在这里召开过各种小型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故居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引得党员们屡屡驻足。
位于毛泽东同志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狭谷密林中,是被称为“西方的一个山洞”的滴水洞一号楼,“1959年6月,毛泽东第四次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至,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老了来住一住’。”伴着讲解,分会党员及群众踏进了滴水洞一号楼故居,参观毛泽东同志生活过的卧室、办公室、娱乐室和防震室、防空洞、指挥室等设施。当讲解到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10多位亲属为革命而牺牲时,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不忘初心 发展肾脏病学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依然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感染着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的每一位委员,他们认真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事迹,并将所有感触内化,也更有信心并坚定地践行身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如此,分会的党建工作小组,在分会建设中始终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分会第一时间向全国同道发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热血倡议,截至3月中旬,共3300名肾科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另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关于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及时与国际肾脏病学会主席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把经验传递到国际,积极在国际社会上发声。向党和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恰逢分会成立40周年,分会“韶山行”党建活动更是在积极践行中华医学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爱国为民、崇尚学术、弘扬医德、竭诚服务”的办会宗旨,有力地将“党建强会”融入到分会工作中,深刻总结分会发展历程,继续学习并深化毛泽东思想,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砺行致远,助力中国肾脏病学蓬勃发展。
委员会议现场
在本次“韶山行”党建活动期间,还召开了分会常委会和全委会,部署了纪念分会成立40周年系列筹备工作,对领导题词、院士风采、历届分会工作、学术活动、科研成果、指南共识、社会贡献、科普工作、国际交流、荣誉时刻、青年风采、寄语未来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为将于12月在珠海举行的肾脏病学年会做出详细部署。会议期间,陈江华表示,“今年会议旨在总结过去经验并更好地展望未来,鼓励分会委员面对疫情迎难而上,为人民服务,共促分会长远发展,为中国肾脏病学扩大国际影响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添砖加瓦。”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此次“韶山行”党建活动。